和氏献璧翻译及注释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①,厉王使玉人②相之, 玉人曰: “石也。”王以和为诳, 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③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④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贞士⑤而名之以诳, 此吾之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⑥其璞而得宝焉, 遂命曰 “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

译文: ①厉王:春秋楚国国君,名蚡冒,公元前757—前741年在位。②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③武王:名熊通,公元前740—前690年在位。④文王: 名熊赀,公元前689—前677年在位。⑤贞士:坚贞之士。⑥理: 治理,对璞进行整治。

注释: 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没有加工过的玉璞,双手捧着献给楚厉王。厉王不识货,叫管理琢玉的人来辨认,玉人说:“这哪是玉啊?是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下令砍掉了他的左脚。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捧着这块玉璞献给武王。武王还是叫玉人来辨认,玉人仍然说:“这是石头。”武王也以为卞和在欺骗自己,叫人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便抱着他的玉璞坐在楚山下面大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哭出了血。文王知道后,派人去询问他:“世上被砍去脚的人多着呢,你为什么这样悲痛呢?”卞和回答说:“被砍掉了脚,我并不伤心。但是,美玉被人说成石头,忠诚的人被人诬为骗子,这才真正使我伤心啊!”文王听说,就叫玉人琢磨卞和的那块玉璞,果然得到了宝玉,做了一件玉器,于是命名为“和氏之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