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去国八千里,鹍鹏奋翮抟风起

坳堂之水何漭瀁,平地无风起波浪。

陆沉直到四禅天,蛟龙鱼鳖皆惆怅。

有人砥柱居中流,就地拾芥为虚舟。

江河日下不足道,从容鼓枻登瀛洲。

瀛洲去国八千里,鹍鹏奋翮抟风起

水激波翻顷刻间,轻舟已涉坳堂水。

岸旁观者知是谁,隔江招手来迟迟。

济川用汝作舟楫,渡河焉用狂夫为。

瀛洲去国八千里,鹍鹏奋翮抟风起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yíng zhōu qù guó bā qiān lǐ , kūn péng fèn hé tuán fēng qǐ 。

瀛洲: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成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