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
乃翁爱梅梅绕楼,千年老干如苍虬。
梅护群书俗尘绝,书对梅梢滋味别。
有时掩卷静倚阑,檐角一枝擎淡月。
雁行编简相从久,笔砚收功竟负。
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
一新丹雘焕枅拱,黄卷依然对姬孔。
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
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
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
吾知乃翁好梅音,不旬区区为名第。
霜飚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
惟梅气禀超卓越,首送春风入书幄。
对之心地悟理学,此是天民尹先觉。
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楼乃其先世读书之所。宋代。陈鉴之。 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乃翁爱梅梅绕楼,千年老干如苍虬。梅护群书俗尘绝,书对梅梢滋味别。有时掩卷静倚阑,檐角一枝擎淡月。雁行编简相从久,笔砚收功竟负。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一新丹雘焕枅拱,黄卷依然对姬孔。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吾知乃翁好梅音,不旬区区为名第。霜飚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惟梅气禀超卓越,首送春风入书幄。对之心地悟理学,此是天民尹先觉。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
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无题为映南赋六首 其五。。徐兆玮。 海蜃楼台变幻多,桐华消息易传讹。敛身艳笑惊钗燕,入骨愁丝缚茧蛾。镇日天台春有主,小风古井水无波。灯窗同听潇潇雨,还想吴音一阕歌。
赠王尊师。唐代。姚合。 先生自说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间。海岸夜中常见日,仙宫深处却无山。犬随鹤去游诸洞,龙作人来问大还。今日偶闻尘外事,朝簪未掷复何颜。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宋代。杨万里。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麝鎚官样陪公讌,粉茧卿风忆故园。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肃老惠诗两章诗墨一函赋此志谢。。黄松鹤。 空谷人来续旧游,一函诗墨古徽州。惊潮竹影玲珑透,锁石桐烟澹宕浮。直与此情磨岁月,聊将小语记春秋。寒斋就我生颜色,十笏云山眼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