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
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
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
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
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
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客今好游自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
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
望见九华足云气,一上绝顶驱莲莱。
送林彦清。元代。李孝光。 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客今好游自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望见九华足云气,一上绝顶驱莲莱。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游洞霄山。宋代。陈律。 白日黄尘客路迷,偶寻幽事入烟扉。云行翠岫鹤争舞,月落青林人未归。自喜身心无世系,愿从岩谷谢朝衣。祥光洞口仙题在,读罢令人悟昨非。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见异香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达宜兴,道湖已成算。仆夫却告难,风浪卒莫玩。劝我陟山麓,正尔免忧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断。譬山行见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见山秀烂。仆尚请决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飞橹,猛进不复懦。探穴有虎子,履险获奇观。出浦即会胜,列障拥一岸。遥思揽吴香,妄意觅仙幔。群耸西若监,巨浸东罔畔。天谓湖太淫,设此似按摊。云涛日冲撞,石趾力抵捍。输赢各无能,两垒对楚汉。我行锋镝间,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尽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状,要我绮语赞。气聚势则附,形散脉复贯。远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换。虽静有动机,万态纷变乱。虬龙徐蜿蜒,狮猊悍奔窜。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横亘苍玉案。晴縠绉日光,莫熨锦绣段。金庭与玉柱,远弄波影灿。历眼四十程,续续青不断。平生诧传闻,信美非谩谰。修辞聊梗槩,归忆庶可按。
送彭稚修之兰溪文学并寄胡元瑞。。欧大任。 一毡南去客为星,自爱名山手勒铭。叱石洞门含雨白,撷兰溪色入船青。綵毫蚤擅词人赋,绛帐今传博士经。何可鸱夷无尔辈,浊醪应到子云亭。
颂古五十五首。宋代。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宋代。文天祥。 寥阳殿上步黄金,一落颠崖地狱深。苏武窖中偏喜卧,刘琨囚里不妨吟。生前已见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萨心。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明代。郑廷鹄。 窈窕见深谷,山门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长松。攀萝一登眺,新享报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龙。徘徊咏高调,千载闻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