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奉送李大夫归长沙。宋代。沈辽。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 其四 石窦泉香。明代。王弘诲。 季子坡翁怀古间,松楸石窦水潺湲。源源本本钟情处,家在泉南第几山。
宿献花岩作 其一。明代。朱应登。 名山隔岁与心期,古寺经过再赋诗。僮仆解装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泉鸣涧壑秋生驶,树隐房栊日上迟。岂独有缘参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元夕灯词 其七。。弘历。 九华双炬照长楼,楼上仙人来往游。今岁看灯有新使,孜孜益凛固金瓯。
再访左卿居九条胡同门临石井 其一。明代。王彦泓。 欢筵散后剩无聊,淡日庭阴雪未消。买笑敢云非措大,送愁无奈是茶娇。萧疏客从才三骑,曲折胡同到九条。望见井床私怅望,莫应愁减丽华腰。
绮寮怨 其三 歌席。清代。樊增祥。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祇有何戡。数朝士、到贞元。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怜他柳梢月,花上烟。
浣溪沙 己丑八月十七日与诸友步月青山岭。。吴金水。 皓皓清辉遍岭崖,村居似洗净无埃。时闻虫语响瑶街。人影朦胧篝火散,果香弥漫涧风来。广寒宫里意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