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
翁浮清醖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堂。
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
懒从乾藓渍窗户,豪厌羔云黏几席。
铜鞭敲□秋韵铿,蕙账轩寒晓光寂。
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
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
世间调上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赏赋诗以道其志继。宋代。汪炎昶。 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翁浮清醖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堂。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懒从乾藓渍窗户,豪厌羔云黏几席。铜鞭敲□秋韵铿,蕙账轩寒晓光寂。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世间调上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逍遥咏。。宋太宗。 知之修练但辛勤,苦志由来离六尘。金鼎乍分红燄火,月魂高锁碧潭津。深思五岭凡间路,好作三天物外人。万里州通宽世俗,清虚境象善求真。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宋代。姜特立。 老去林泉属我,时来轩冕输君。正好南冥运翼,未用北山移文。
新繁县显曜院。宋代。梅挚。 绣地萦回宝势长,遍游宁倦徙胡床。禅斋不顾幡风影,讲席乱飞花雨香。苔阵暗连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凉。我来懒上东台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一。明代。林熙春。 为赋初衣愧不才,宁云几动见几回。起家忠谏劳天语,一字千金换不来。
送堪舆饶少峰归豫章。明代。林熙春。 廿载南游访十洲,半肩剑履遍瀛州。繇来世族推高第,直为亲茔下一筹。云锁丝纶腾白鹤,江环风木卧青牛。渭城何计迟桥梓,绿蚁尊前水驿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