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双忽雷,故事越千祀。
伐材奉使中,巧制韩滉始。
变乱散唐宫,历历兴亡史。
收玩几名流,燕庭资嫁女。
奇遇到今世,尤物合两美。
曾登主人阁,拂拭傲绿绮。
戏语失瑞山,谁解一弹指。
废拍形歌诗,侧听宁悦耳。
搁笔十年间,负诺不愧耻。
奈何增二图,未忘顽似鄙。
吾衰卧溪屋,坐阅九鼎徙。
强咏无好怀,敢与泰娘比。
独怜枕上人,跂脚接风轨。
终期调黄钟,雌雄凤吟起。
题刘聚卿枕雷图。近现代。陈三立。 大小双忽雷,故事越千祀。伐材奉使中,巧制韩滉始。变乱散唐宫,历历兴亡史。收玩几名流,燕庭资嫁女。奇遇到今世,尤物合两美。曾登主人阁,拂拭傲绿绮。戏语失瑞山,谁解一弹指。废拍形歌诗,侧听宁悦耳。搁笔十年间,负诺不愧耻。奈何增二图,未忘顽似鄙。吾衰卧溪屋,坐阅九鼎徙。强咏无好怀,敢与泰娘比。独怜枕上人,跂脚接风轨。终期调黄钟,雌雄凤吟起。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江上对酒二首。唐代。白居易。 酒助疏顽性,琴资缓慢情。有慵将送老,无智可劳生。忽忽忘机坐,伥伥任运行。家乡安处是,那独在神京。久贮沧浪意,初辞桎梏身。昏昏常带酒,默默不应人。坐稳便箕踞,眠多爱欠伸。客来存礼数,始著白纶巾。
游白鹿洞书院。。项安世。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峰峦楫楫田园净,藤剌深深磴道幽。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立秋前荷溪。清代。戴亨。 书斋西数武,别有远尘天。芒履偶然到,沧洲久自专。藤萝垂暮雨,桑柘起疏烟。景色新秋近,轻凉亦可怜。
送兄弟还都至长葛河上四首·双禽。宋代。韩维。 双双河洲禽,文彩披丹质。飞翔不离渚,鸣戏自终日。寒鱼伏冰池,岁暮饥尔匹。不欲远求林,投身避罗毕。
绝句(三首)。明代。刘基。 天堑长江似海深,江头山鬼笑埋金。东家酿酒西家醉,世上英雄各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