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出自明代唐寅的《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

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

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

古人有这达矣哉,劝人秉烛夜游来。

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yī nián sān bǎi liù shí rì , chūn xià qiū dōng gè jiǔ shí 。

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

十日:十干所表示的日子。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九十:1.泛指多数。2.指九十岁。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三百六十日:谓一年。

百六:古代以为厄运。寒食日的别称。

()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唐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