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秉遗教民为贵,至治一本天下公

出自近现代吴妍因的《民军谣

巨炮一声天地骇,黄鹤白云颜色改。

民军四起百城开,势如天吴倒沧海。

问君何所求,荣封不用万户侯,但为民族争自由。

问君何所喜,彰身不用百端绮,但使民权奠厥底。

问君何所欲,食禄不用千钟粟,但愿民生裕以足。

我家大国踞亚东,山环海抱江河通。

五千馀年文化古,四百兆众风习同。

况秉遗教民为贵,至治一本天下公

但得小康亦讲武,守土讵敢怠事功。

故能安坐抚戎狄,存亡续绝济困穷。

孰知子孙铸大错,忘却全民恣独乐。

君权日长民气消,散沙一盘势历落。

遂用纷纷变于夷,金戈铁马滋侵略。

篡夺诡称天命归,满洲牧竖亦龙飞。

南面巍巍圣天子,千牙百爪噬择肥。

吁嗟民之肉,日日果其腹。

吁嗟民之皮,夜夜供寝宿。

彼为刀俎民禽犊,婢膝奴颜久觳觫。

君不见民苦饥,彼肉糜,民号寒,彼锦衣。

民栖荆棘彼金墀,民步艰难彼玉螭。

利用厚生孰与谋,艰危穷困谁提携。

尤恨中原窃据久,忝颜视之若固有。

开门长揖碧眼儿,捉襟不觉辄露肘。

鸦片战后七十年,全国利权丧八九。

罔知更始作新民,但行狙术愚黔首。

爱国志士屡诛锄,黄花新骨积成阜。

自云太阿朕所持,弗与家奴宁赠友。

嗟我堂堂七尺躯,岂甘久作辕下驹。

脱羁释轭在今夕,奋身不更待须臾。

碌碌文籍徒,投笔辞草庐。

蚩蚩垄亩夫,辍耕相与俱。

工不陈绳墨,贾不较锱铢。

更有梁家娘子花家姝,裙腰不繫双明珠。

一夫援鼓桴,万众投袂呼。

殒元残骸讵所惜,誓欲北缚南单于。

君不见巴黎公社血如雨,民主之旗初以举。

北美独立战八年,共和业绩差可许。

接踵继武今其三,尽善尤冀青出蓝。

民族民权与民生,骊龙之珠在必探。

但愿民之倒悬得解放,存仁取义心所甘。

亦期功成身勇退,卖刀买犊乐且耽。

呜呼,民国之民贤于帝国之天子,民之成军旨在此。

我今奋起伸此旨,此旨不伸不如死。

况秉遗教民为贵,至治一本天下公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kuàng bǐng yí jiào mín wèi guì , zhì zhì yī běn tiān xià gōng 。

天下:1.指中国或世界:~太平。我们的朋友遍~。2.指国家的统治权:打~。新中国是人民的~。

遗教:遗教yíjiào[theory,workandviewleftoverbythedead]前人所留下来的训诫;临终时的教诲,也泛指死者遗留下来的学说、主张、著作等。

一本:1.同一根本。《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朱子语类》卷九:“主敬穷理,虽二端,其实一本。”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一》:“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许地山《凶手》第一幕:“奴是念着他们俩是一本之亲,而且老公公遗下的产业至今还没分析,论理应该供给他。”2.完全根据。《新五代史·职方考》:“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容,岂非一本於道德哉!”宋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发祥其德,无可以称;思所以报,一本於心。”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於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3.表数量。草木等植物的一株。《荀子·富国》:“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瓜》:“八月断其梢,减其实,一本但留五六枚。”《宋史·五行志》:“太平兴国二年八月,青城县民家竹一本,上分双茎。”4.表数量。文件、奏章、书籍簿册等的一件或一册。《魏书·崔子元传》:“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北齐书·魏收传》:“及詔行魏史,收以为直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於是命送一本付并省,一本付鄴下,任人写之。”《陈书·姚察传》:“后主所製文笔,卷轴甚多,乃别写一本付察,有疑悉令刊定。”《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河道总督平日又合他不对,便借此参了一本,革职拿问。”5.表数量。戏剧中可成段落的一出或数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曲儿甜,腔儿雅,裁剪就雪月风花,唱一本倚翠偷期话。”6.一定长度的影片亦称一本。

教民:教育人民。清末泛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中国人。

()

吴妍因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

吴妍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