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径在吴浙,实为山之雄。
天目如屏拥其北,钱塘似练纡其东。
重峦叠巘不知几千万,但见五峰秀色崷崒摩青空。
下有跋陀神龙窟,上有睹史夜摩宫。
晴云暖霭生岩松,朝开暮合无终穷。
祖师据此鞭麟凤,森罗万象明真宗。
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
本源自性有常分,宁须妙用求神通。
俨如鹿园与鹫岭,紫金光聚人天中。
说法至今犹未散,天华似雨飘空濛。
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nà xū mí xī yú jiè zǐ , juǎn fǎ jiè xī yú zhēn fēng 。
须弥: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
法界:佛教语。梵语dharma-dh?tu的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
针锋:亦作'针锋'。针尖。亦喻细微。
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元代。行端。 双径在吴浙,实为山之雄。天目如屏拥其北,钱塘似练纡其东。重峦叠巘不知几千万,但见五峰秀色崷崒摩青空。下有跋陀神龙窟,上有睹史夜摩宫。晴云暖霭生岩松,朝开暮合无终穷。祖师据此鞭麟凤,森罗万象明真宗。纳须弥兮于芥子,卷法界兮于针锋。本源自性有常分,宁须妙用求神通。俨如鹿园与鹫岭,紫金光聚人天中。说法至今犹未散,天华似雨飘空濛。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