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

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唯镇之以无名之朴。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luàn yuē : chú gǒu wàn wù xī , tiān dì bù rén 。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万物:(名)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刍狗:古时结草为狗形,以供祭祀之用,用毕则弃之。后借以比喻无用之物。

不仁:1.不讲仁德。2.活动不灵,感觉丧失。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