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驱垄断,孰与破侵牟

出自明代郭之奇的《渔樵

积雨漏岩壑,洪波压素流。

巢居倾野聚,穷乡鲜一留。

樵子挥长斧,渔人刺小舟。

纷纷碧渚际,历乱自相雠。

渔人谓樵子,此利固渔收。

溪山应有界,云何出位谋。

诸樵但摇首,连臂歌薪槱。

林峦岂余爱,尔亦缘木求。

我闻斯语辩,永叹世情偷。

满目悲陵谷,伤心畏戟矛。

谁能驱垄断,孰与破侵牟

解维辞二物,鼓棹向群鸥。

谁能驱垄断,孰与破侵牟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shuí néng qū lǒng duàn , shú yǔ pò qīn móu 。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垄断:(动)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市场|核~。[近]控制|把持。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郭之奇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