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

出自清代黄景仁的《赠袁陶轩

近为五言谁最长,袁氏之子才英苍。

是其家居溟海上,沐浴百宝之灵光。

岂独论诗意相可,母老家贫亦如我。

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

朗吟时一飘檐花,细雨时闻落山果。

怜君家世本崔巍,廉吏之子今难为。

道中西华竟谁识,座上北海真君师。

师门恩重丘山比,青眼高歌望吾子。

莫将歌哭向时人,自有名山报知己。

不才似我分飘零,敢托微波寄赏音。

须知亲在兼师在,方识君心即我心。

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fù mǐ hái jiān fù jí yóu , wǔ zài zhòng féng huà dēng huǒ 。

灯火:(名)泛指亮着的灯:万家~。

负笈:1.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马非百注释:“负笈,背着书箱。这里‘负笈’与‘满篋’对文,是説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2.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后汉书·李固传》“常步行寻师”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三辅,学‘五经’,积十餘年。”唐白居易《相和歌辞·短歌行二》:“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孙中山《中国之革命》:“满清之昏弱,日益暴露,外患日益亟,士大夫忧时感愤,负笈於欧、美、日本者日众。”

重逢: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分别后又见面;再次相逢;再遇见:故友~。久别~。

载重:(动)(交通工具)能负荷的重量。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