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侪有阖庐,第欲避燥湿

出自宋代洪皓的《次韵小亭

岂敢效叔孙,所至馆必葺。

吾侪有阖庐,第欲避燥湿

旧居非爽垲,方暑讵可入。

尚幸屋西偏,升墟下临隰。

揆日遂诛茅,土木颇难集。

面南创小亭,聊纾九夏急。

不妨种花蔬,未免抱瓮汲。

犹恐地势卑,版筑加一级。

恍如到会稽,山川获顾揖。

云雨出高峰,燕坐观吐噏。

我来已二年,苟活匪成邑。

将命负何辜,胡为久见执。

除馆至于三,块然形独立。

今兹喜卜邻,风猷朝暮挹。

对酒有良朋,邀月饮无及。

新斋跬步间,乘兴袂宜袭。

吾侪有阖庐,第欲避燥湿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wú chái yǒu hé lú , dì yù bì zào shī 。

吾侪:我辈;我们这类人。

燥湿:1.干燥和潮湿。亦作"燥湿"。”2.指日常生活起居。《汉书·丙吉传》:“吉即时病,輒使臣尊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饗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人之居处,避湿就燥。问其燥湿者,问其居处何如也。”清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吾妇幼失母,专其事母者事父,及后母遗腹弟。调燥湿,御侵侮,皆与其劳。”3.指世态炎凉。汉蔡邕《辞郡辟让申屠蟠书》:“﹝申屠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溼轻重,不为穷达易节。”唐陆龟蒙《幽居赋》:“颂厥土之三壤,託高风之四邻,纔祛燥湿,稍远嚣尘。”宋司马光《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皎如百鍊精,不为燥湿易。”4.中医指燥热或寒湿的症侯。《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医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与他分个燥湿。”

()

洪皓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

洪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