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使禀议,在此何为辞

我昔生外家,半世犹相依。

至今连墙居,日日相闻知。

诸表如群从,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爱惜从儿时。

文采既俊发,吏才人共推。

低徊久选调,每每为叹咨。

兹行佐王人,未到声已蜚。

邮置屡得书,论事语益奇。

使长首推荐,婉画多所资。

近观会稽编,分析及毫釐。

益知足心计,荐书遍诸司。

正欲助才选,非敢请以私。

惜君年欲侵,正以远大期。

得书再三读,惘然增愕眙。

非所望于子,所言何背驰。

江湖两路间,弄兵分潢池。

羽檄以时至,庙堂日三思。

调度供军需,发兵匝四垂。

吾事诚可虑,彼亦安能为。

岂曰白头贼,指日当诛夷。

使子任贼冲,尚望羽扇挥。

如何隔千里,遽求奉檄归。

长沙屹巨镇,洞庭渺无涯。

鄂渚屯重兵,上游藉兵威。

当思深远谋,胡为先自萎。

此言及同寮,必为人所窥。

归以语闺门,徒惊妾与妻。

无端使禀议,在此何为辞

望子置私忧,志立官无卑。

张巡起县令,力抗百万师。

逆徒哽喉牙,蔽遮赖涣濉。

韦宽守玉璧,臧质全盱眙。

丈夫立节义,有才尤当施。

杀身以成仁,致命须见危。

读书不念此,万卷终何裨。

但当安义命,前定无参差。

勉哉尽所职,造物不汝遗。

况复受国恩,当与相维持。

今子仕高沙,偶然脱危机。

正须加义方,岂应使同斯。

向也未得禄,遑遑不自支。

既入红莲幕,图进亦其宜。

今日宁为民,此乃无聊词。

归来事若定,又思登王畿。

胸中空扰扰,祸福不在兹。

倘能悟愚言,便可知昨非。

著枕必安寝,食淡甘如饴。

老悖非强聒,鄙见不可移。

少安当毋躁,通籍看金闺。

无端使禀议,在此何为辞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wú duān shǐ bǐng yì , zài cǐ hé wéi cí 。

无端:(副)没有来由:~生事。[近]凭空。

何为:1.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司马相如卖酒成都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2.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子产》:“子产立公孙洩及辰止……太叔曰:‘公孙何为?’子产曰:‘説也。’”3.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唐徐夤《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