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对起锁诘屈,仅容蹄辙通人寰

太湖隐吏迂且顽,手扳柱颊看西山。

笔床茶灶向何许,往来洞庭林屋间。

旧闻西门彻悬霤,故整烟艇寻苕川。

却惊天柱矗云表,势与太华争擎天。

幅巾跨马及晓鼓,逸思自觉奔春泉。

其谁从者二妙士,金庭老客南昌仙。

齐驱共语失长道,但见平阪连桑田。

篮舆后继独不语,鼻息栩栩山耸肩。

岗回涧曲若无路,万叠老翠漫秋烟。

三山对起锁诘屈,仅容蹄辙通人寰

羊肠移险在平地,九疑山色荒联绵。

穿松酌水寻二洞,低隐岩腹高山巅。

山巅石室如列厦,接肘可置千宾筵。

最怜西洞隔凡处,凝乳络壁留空圆。

我将拂袖去不返,戏击雷鼓挥神鞭。

三华宝衣立可致,九赤班符何足传。

只将尻与驾神马,岂顾家火烧凡铅。

又疑灵物之所宅,卵孕变化蟠蜿蜒。

金龙玉简投不满,恐复下与东溟连。

我嗟何地非圣处,火聚正坐青云軿。

目前阊阖昼自启,电顷已超天地先。

正缘一念重山岳,障碍何啻重城坚。

就令信脚到仙宇,凡骨至死包腥膻。

胶胶世网浪自缠,会当去之如蜕蝉。

谁能白衣傍金马,且复锦袍乘钓船。

金庭客,南昌仙,他年与我乘八景,举手少别三千年。

三山对起锁诘屈,仅容蹄辙通人寰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sān shān duì qǐ suǒ jí qū , jǐn róng tí zhé tōng rén huán 。

人寰:(书)(名)人间:惨绝~。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通人:学识渊博又能融会贯通且晓达事理的人。

()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程俱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