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内史多高情,山阴脩禊开兰亭

出自陈伯康的《兰亭

会稽内史多高情,山阴脩禊开兰亭

晴晖绚綵射藻井,茂林脩竹围春屏。

山椒引泉碧云里,群贤结佩临清泚。

羽觞随波白日迟,茧纸挥毫毕能事。

滔滔逝水随东流,绝代衣冠成古丘。

当时丝竹辍遗响,千年草绿空山秋。

华胄蝉联天上客,南镇雄藩罗画戟。

挥麈传杯坐赋诗,碧瓦朱栏换陈迹。

今之视昔后视今,今人亦复多古心。

人生富贵行乐矣,何用屑屑悲死生。

会稽内史多高情,山阴脩禊开兰亭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huì jī nèi shǐ duō gāo qíng , shān yīn xiū xì kāi lán tíng 。

兰亭: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2.指《兰亭帖》。3.见"兰亭春"。

山阴:山阴shānyīn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左﹑右内史。武帝时又分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6.复姓。周内史叔兴的后代,以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
陈伯康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