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出自两汉佚名的《喜怒哀乐未发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

注释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和: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赏析儒家推崇中和之美,并将此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要求人们在表现自己的情志时,感情抒发要合乎节度,达到一种中和的境界,中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创造的审美理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佚名

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 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在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

佚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