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出自宋代释契嵩的《早秋吟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yù shàng gāo tái wèn míng yuè , míng yuè hé bù zhào rén xīn 。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高台:1.高建楼台。2.高的楼台。3.比喻京师。4.头之别称。

人心:(名)①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不古。②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所向|~涣散|~隔肚皮|大快~。

何不:(副)用于反问,为什么不:既然发烧,~去医院看看?|他是医生,~去问问他呢?

()

释契嵩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

释契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