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

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

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

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诗句的拼音和意思:

gōu hè qí qū tú zì kǔ , měi xún zhèng xué jiū tiān rén 。

沟壑:(名)坑谷;山沟:~纵横。

崎岖:形容山路坎坷。也比喻处境十分困难。

自苦:自苦zìkǔ自寻苦恼;自寻痛苦应以身体为重,不要太自苦了

天人:1.古指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故明于~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2.道家指有道之人:不离于宗,谓之~(《庄子·天下》)。3.旧指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4.指天理人欲。5.仙人、神人。形容容貌出众或才能过人的人。

正学:谓合乎正道的学说。

学究:读书人的通称。亦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

学究天人:知晓全部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朗读
()